2022年6月24日晚,由校人权研究中心主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法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协办的“公法与人权”讲坛第十八期、“人权、国际法与国际政治”专题之三在线上顺利举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殷之光教授做题为《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的讲座,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常安教授主持。国际法学院讲师、人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宋瑞琛博士,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陈昌山博士,人权研究中心讲师赵小静博士,人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杨博文博士与谈,校内外100余师生在线上参会。
殷之光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选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1)探讨了主权平等问题背后的欧洲历史中心主义问题。现代欧洲中心“普遍主义”秩序观在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过程中,被塑造为“现代化”秩序想象的唯一模板。
(2)梳理了“第三世界”概念的类型,包括作为发展研究概念的“第三世界”、作为冷战政治范畴的“第三世界”,以及世界体系理论与依附理论中的“第三世界”。随着1970年代末期亚非拉国家的政治退化,作为问题的“第三世界”概念逐渐被消解,开始被不发达、欠发达、全球南方等概念取代。
(3)剖析了第三世界国际主义及其眼中的世界图景。“第三世界”理念所构想的国际秩序是非霸权中心的,是“独立国家的共同联邦”,强调互助、平等与独立自主,将解放作为霸权的“反题”。
(4)回答了“中国为什么永远是‘第三世界’的一份子”这一经典问题。万隆会议展现了第三世界的“共同意志”,这种“共同意志”基于第三世界经验,对20世纪自由帝国主义世界观中“现代化”观念进行批判与改造、将之“社会化”,成为半殖民地与殖民地新生国家在万隆时代初期协作的基础。
在与谈环节,宋瑞琛博士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当前的国际秩序依然是在国际法框架下运作的,而国际法里不提这些所谓第一、第二或第三世界的问题,那么“第三世界”概念对于理解当前国际秩序有何助益?第二,以WTO上诉机构为例,当前国际秩序中的霸权中心主义倾向仍然十分明显,而“第三世界”概念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经验在今天存在霸权力量的国际秩序中是否难以发挥作用?
陈昌山博士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出发,指出当前对欧洲中心主义、以及建基于此的各类理念的批判是非常必要的,但无论是从历史维度还是从政治哲学维度进行批判,最终还是可能会归结到物质主义上。第三世界国家如果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取得物质主义方面的优势,将更有能力挑战既有的霸权中心主义。
赵小静博士从自己对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研究成果出发,指出解构西方中心主义的同时仍然需要思考如何建构新理念或新秩序的问题,而殷之光教授对于第三世界的“重新发现”,比较好地回应了“解构之后如何建构”的问题。赵小静博士提出的问题是,诞生于欧洲现代性进程中的“人民主权”、“民族”、“文明”以及“现代性”等概念,已经成为我们依赖已久的思想工具,我们在反思西方中心主义霸权、建构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如何处理这些已经无法忽视的概念?
杨博文博士指出了殷之光教授的研究对自己的两点启示。首先,第三世界国家不仅仅是被审视的客体,它们还有一套不同于主流叙事的政治想象和普遍性诉求,这是对本土思想资源的重新整合,奠定了自身的政治主体性。其次,作为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者,我们不能仅仅把自己的研究对象当做一个被观赏的对象,而是要注意研究对象的主体性,发掘其可能蕴含的普遍性因素。杨博文博士提出的问题是:第三世界国家对霸权的反抗,是否会被纳入到某种霸权秩序中,甚至成为“霸权改良”的一个环节?
殷之光教授随后对各位与谈人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回应。他指出,霸权的更替,或者崛起国家取代旧霸权、成为新霸权,这一现象在西方历史上非常普遍。中国的崛起也必然会对既有霸权产生挑战,但中国所提出的“第三世界”构想里,明确排斥建立新霸权,强调平等互助。这一理念是在严峻的革命斗争中生发出来的,实现了国际关系中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平衡,而强调二者的断裂恰恰是美苏冷战的产物。要想跳出霸权更替的逻辑,并不能单纯地“掀桌子”,即抛弃那些我们所熟知的、带有西方中心主义倾向的概念,而应当在方法上采纳一种历史主义立场,回到那些特定概念的问题意识中,观察它们在被提出的同时又伴随哪些政治实践。
常安教授总结指出,第一,地方大学的青年学者不能“偏安一隅”,要多关注国内一流的研究,与学术界保持良好的互动。第二,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政治传统的重新发掘,对于当下的人权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要在这些传统中看到理想主义与现实政治实践的结合,不要把理想主义与政治现实简单对立。第三,我们应当锻炼“讲故事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建立在理论功底和广阔视野的基础上的,“人权、国际法与国际政治”系列专题讲座的策划,就是希望在这方面做一些知识铺垫与学术组织的工作。第四,建设性,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出更有建设性、更具普遍性、可沟通性的理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