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网站!

中心动态

PROGRAM NAME

热点新闻

  1. 首页
  2. 中心动态
  3. 教学科研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教学科研

强世功教授做题为《贸易与人权——世界帝国背景下的中美竞争》讲座

  • 来源:人权研究中心
  • 发布者:人权研究中心
  • 浏览量:




9月14日晚19:30,由人权研究中心主办,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协办的“公法与人权”讲坛第二十期、人权、国际法与国际政治”专题学术讲座、人权研究中心校庆系列学术讲座专题在线上顺利举行。北京大学法学院强世功教授做题为《贸易与人权——世界帝国背景下的中美竞争》的讲座常安教授主持,钱锦宇教授、孟庆涛教授、魏磊杰副教授、赵小静博士、杨博文博士与谈,校内外师生600余人在线上参加讲座。




强世功教授在讲演中言辞精彩,以全球史的视野回顾了“世界帝国”的政治创制过程,概括性地提出了从“区域性文明帝国”迈向“世界帝国”这一理论模型。强世功教授以世界历史的双向运动为背景,思索第一、二代人权话语的代际联系,借此反思美国运用“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交替运用以建构世界帝国的整体策略,并揭示出了冷战结束后“新自由主义”借人权议题将后发国家拖入其世界帝国体系的深层目的。同时,强世功教授也立足本土立场,提出了自己对世界帝国背景下“中国道路”的思考,强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工业与贸易政策的联系,分析并肯定了这些政策在维护中国经济主权上的连续性。最后,强世功教授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更需要以全球视野思考新时代的人权理论与国际贸易。

与谈环节,孟庆涛教授指出,我们在思考人权问题时除了从单一政治角度出发外,也可以从经济与贸易的角度思考。钱锦宇教授结合自身对美国宪法与国家治理的研究经历,指出相较于历史上英帝国以殖民和军事为纽带的商业帝国模式,美国的商业帝国体系更依赖科技垄断和货币霸权,但仍未摆脱旧殖民贸易的特质。魏磊杰副教授从全球史视野出发,联系现代“海洋帝国”的生成史,指出在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中理解法律是必要的。赵小静博士指出,思考近代全球史中第一、二代人权的代际转化,有助于我们更系统地构建中国人权话语体系。杨博文博士指出,18世纪关于“贸易的猜忌”的讨论提示我们,一个稳定而繁荣的商业社会是不可逆转的,这一视角也有助于我们思考“前后三十年”的连续性与统一性。

常安教授在总结时表达了对强世功教授的由衷感谢,并分享了如下体会:应当重视话语的意义,理解话语背后真实的政治世界;应当将中国的经济发展史置于全球史的视野下,中国自身的位置需要在世界体系中加以理解;以社会主义为方法来思考人权与宪法,能够丰富中国本土的人权理论体系,贡献出更具普遍性和感召力的人权话语。


(文:余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