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日晚,由人权研究中心主办,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协办的“公法与人权”讲坛第七期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中心会议室举办。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郝铁川教授主讲《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两大目标八大挑战及十大应对措施》。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严存生教授主持,《法律科学》编辑部何柏生编审、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王斌通博士与谈。我校部分教师、博士研究生、中共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第六学生党支部全体研究生党员、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等50余人参与本次讲坛。

郝铁川教授首先谈到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两大目标在于:从2020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从2035年到2050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其次提出为了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两大目标,需要理性面对“在经济发展中能否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等八大挑战,重点做好“建立健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体制机制”等十大应对措施。

何柏生教授谈到,郝教授从经济角度谈法治建设,具有创新性和学术性,给人启迪。王斌通博士谈到,郝教授的讲座实现了政治话语的学术性转化,尤其注重宏观问题的把握与微观问题的化解相结合,令人受益匪浅。

严存生教授最后总结到,在构建法治国家的一系列指标设置中,可以将中国的古代法治观念和法治传统文化考量进去,寻找源头,使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真正的中国特色,进而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