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爱请深爱,若教必全力以赴
——访我校第九届青年教学名师 人权研究中心教授步洋洋
步洋洋,男,中共党员。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培养博士。人权研究中心教授、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刑事法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研究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项,主持完成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参编教材多部。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国际刑法学分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台港澳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法学会法律应用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西安市法学会证据法学研究会会长,陕西指南针司法社工服务中心研究人员,陕西省“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共青团陕西省委青年讲师团成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步洋洋坚持党的育人方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行为世范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躬耕实践致力于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因为自己淋过雨,就更想为学生撑一把伞。”步洋洋如是说。“老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它还能带给学生心灵上的慰藉、情感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抚慰,更有甚者,会以“老师”为人生标杆。步洋洋始终认为,教育工作最为珍贵之处,便是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所以他时常将个人的经历、感悟与学生分享,致力于建立一个基于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和关爱。“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传递生活和学习中的正能量。”
激发潜能,鼓励探索的育人理念。步洋洋时常和学生们说:“大学课程的教学,主要目标不是为了让你记住多少知识,而是去引发你的思考,因为再深刻的知识点也可能随着时间而淡忘,但如果通过某个知识点能引发你思考某个问题,开拓你的思维,这堂课就是成功的”。他鼓励学生尝试新事物,勇于面对挑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教师,他自己也是终身学习者,不断追求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认识到学习是一生的旅程,而不仅仅是学校阶段的任务。通过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欲,使学习成为一种自我驱动的过程。此外,在培养人才方面,他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朴素的正义价值观,塑造学生“求真求善”的价值观。他告诉同学们:“作为一名法科生,应当有一颗不同凡响的心,永远只向真理低头,而不为那五斗米折腰。”相比于培养出能得高分、应试型的人才,他认为法学教育的基本所在是培养有血有肉、有真情、有能力的法学专才。
“能够被所教授的孩子们这样记挂,最能让我感受到教育的价值所在。”提及教育的力量时,步洋洋欣喜地分享那年获评“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后,有个学生通过微博私信他说:“我一直都想不清楚,如此严格的一个老师怎么能获评‘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但当我上了你的课,下课后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明白了。一个好老师,他就是站在那里,他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激励学生前进的标志,为学生指引着航向。”最令他感动的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仍然将他记在心上,多位已毕业的学子在节假日向他发去祝福。在和同学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中,他感受到了学生的感恩之情,鼓舞着他扎根教育事业,为新时代培育更多优质复合型人才。
博学笃行研学问,实践创新育新人。谈及学生的专业发展,步洋洋明言:“其实大多数的本科学生都有一个较为一致的目标——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很重要的一门竞技型考试。因此,在课程讲授当中,教师应当将法考的案例演练与教学内容有机、有效地结合开来。课程设计可以采用“规范——理论——实践”的“融贯式”教学模式。一方面,确立“共同体式”教—学—用机制,通过组织相邻学科的教师形成跨学科教师之间的“教学共同体”,实现法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之学科融通的目标;在实践教学环节积极组织加强学生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的联系,形成理论与实务的“双师”“多师”同堂,提升学生法学理论素养、培养学生法律思维、增强其逻辑分析能力、改善组织协调的能力、提高案例分析能力、培养法律理念与原则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革新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拓宽课程知识体系的深度、广度。助力学生形成法学之特定知识、规范、理论三种实质差异性的清晰认知。将我国当下的特定规范与理论同域外法治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范、理论进行比照,促进学生形成对于我国本土化规范与理论的较为明确的感知和认同。此外,将思政育人由传统的“教-学课堂”延伸至法律服务中心、司法社工中心等“应用课堂”,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以法律援助为核心的社会活动中,有效开展思政教学。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步洋洋认为,大学生活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如果说新鲜感、责任感和忙碌感是对大学四年的宏观诠释,那么“努力、规划、执行、调节”这四个关键词,则为我们提供了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规划让我们明确方向,避免盲目行动;执行则是将规划转化为现实的关键步骤;调节则是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确保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步洋洋常对同学们说:“永远不要用你的现状去判断你的未来,因为只要你坚持,就一定会得到你所意想不到的东西。”他呼吁同学们珍惜大学四年的宝贵时光,塑造个性,坚守本心,以自信乐观、刻苦勤勉的人生态度,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