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晚,由我校人权研究中心主办的“公法与人权”讲坛第61期(青年论坛第五期)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中心会议室顺利举行。西南政法大学2022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杨俊鹏受邀作题为《可行能力视域下的数字弱者保护》的学术讲座,人权研究中心讲师杨博文博士主持,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成教授参加讲座。
杨俊鹏从区分“数字弱者”与“数字弱势群体”两个概念出发,提出“数字弱势群体”的概念范畴过于模糊,忽视了数字弱者的数字能力随场景变化而变化且弱化了个体性差异,因此“数字弱者”概念更为精准。杨俊鹏首先通过现有研究成果对数字弱者保护的权利进路进行反思,指出了权利进路相较能力进路存在的缺陷;其次从基本能力、内在能力和结合能力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可行能力数字弱者保护理论的理论基础;之后从技术权力挤压、个体性差异与结构性失衡三个角度解释了造成数字弱者能力困境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权力维度的内在能力提升与结合能力提升的法治赋能两条提升数字弱者可行能力的路径。杨俊鹏指出,数字弱者“可行能力”的法治构型,既非重复也非替代“权利保障”进路的数字弱者保护,而是以本身意涵着权利实现、突出强调可行能力发挥的能力进路,补足和深化以权利为进路的数字弱者保护,指引每个人都能在数字化进程中获得生存、实现发展。
自由讨论环节,杨俊鹏回答了同学们对于数字弱者概念、可行能力提升路径、权利实现与可行能力发展关系等疑问,并就杨博文博士提出的现实生活中的中老年人数字沉溺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分享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关注到的鲜活事例。
讲座最后,杨博文博士表达了对杨俊鹏的感谢并对讲座内容作以深刻总结,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够从杨俊鹏的分享中学习到循序渐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更严谨地开展人权研究。
撰稿:卞正
摄影:权筱艺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