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网站!

  1. 首页
  2. 中心动态
  3. 学术活动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学术活动

桑本谦教授做题为《民刑何以同源》的讲座

  • 来源:人权研究中心
  • 发布者:人权研究中心
  • 浏览量:



202368日下午,由人权研究中心主办、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协办的“公法与人权”第39期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中心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院长桑本谦教授做题为《民刑何以同源》讲座,人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钱锦宇教授主持,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常安教授参会,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王莹莹教授、教务处副处长王鹏飞副教授、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讲师徐翔博士、雷苗苗博士,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讲师李佳飞博士、人权研究中心讲师杨博文博士、倪文艳博士与谈。


桑本谦教授将“民刑是否同源”作为中心线索贯穿整场讲座,探讨了民刑同源这一命题。同时,以“人性本恶与人性本善”为切入点,阐明了将民刑同源作为讲座主题的缘由。结合著作《法律简史》,揭示要拆除学科壁垒,将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交流、对接,不能让法学成为孤岛,学科只有强大、丰富才能更好的发展。此外,他指出目前一个领域的深奥不在于道理,而在于将词汇深奥化,通过举例民法学中的“请求权基础”与刑法学中的“法益”概念加以阐明,并提出“损失”可以借用时间尺度来判断。其次,桑本谦教授以数据权为例,提出法律是演化而来的,而非是靠强大的心智。并通过例举产权制度,讲述了权利制度的发展演化,即制度可以最小化的拆解为两个人的合约,而合约组成了最终的规则。最后,桑本谦教授通过生物学的行为与法律上的行为进行对照,说明民法上的等价赔偿和刑法上的同态复仇是一样的,创新性的通过建立坐标轴,提出以函数图为标志形象阐释在一三象限创造文明,二三象限摧毁文明,指出可以将作案成功率、破案率、实际损失、作案可能性等加在一起,衡量犯罪行为的轻重,并结合“许霆案”等实践案例加以分析。

与谈环节,王莹莹教授提到学科壁垒真实存在且是顽固、难以化解的。指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作为罗马法学者,认为是民刑是同源的,包括行政法在内是诸法合体的,并且法学不是关上门可以研究的学科,必须要引入与世界普遍联系的点。王鹏飞副教授以损失与规范、损失与制裁、损失与恢复、损失造成的缘由为核心关键词,探讨了防止损失的出现与制裁损失的出现等内容,通过说明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不断博弈,阐明民刑是有界限的。徐翔博士以学习法律的方法、学术生态位、事件的道理等关键词展开了探讨。雷苗苗博士赞成突破学科壁垒的观点。以“时间”为关键词,提出在学生阶段应学好本学科的内容,教师阶段则打破壁垒,在不同领域展开学习研究,要将各类时间良好的融合利用,并指出在土地产权制度领域的研究感悟。李佳飞博士梳理了逻辑,以题目真假、突破和联系、道理与故事、结构化与优化为关键词展开探讨,提出要尝试用不同学科回答同一问题,突破问题的边界,要通过大量知识积累,将故事转变为道理。杨博文博士从三个角度观察,反思学科划分,提出跳出部门法进行研究,但前提是在部门法之中研究时间足够长,奠定足够扎实的基础。倪文艳博士以法律演进的底层逻辑,将进化论为角度与马克思主义法律发展观对比,指出法学是演化的系统,需要借助试错完成。

钱锦宇教授总结谈到,桑本谦教授的讲座学术风格特别,提供了拆除法学学科内部壁垒的法学方法论思路,指出学术是一个演化的过程,对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具有着重要意义。

讲座结束后,桑本谦教授就青年教师发展及人权法学科建设、人权法学研究生培养等问题,与中心研究员、人权法学研究生进行研讨。